贵州红基会获评5A级全省性社会组织
五年筹款7.69亿元,新成立救助基金(项目)94支
时间:2022-12-09
12月2日,在贵州举办2022年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授牌仪式上,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今年贵州共有10家社会组织获此殊荣。
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贵州省民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经自愿申报、实地考察初评、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终评,公示,复核,2022年度全省参评的社会组织中,有54家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33家获“3A级社会组织”以下评估等级。其中,有10家获得“5A级社会组织”,25家获“4A级社会组织”,19家获“3A级社会组织”评定。
自2017年12月被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以来,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根据业务主管单位贵州省红十字会要求,弘扬红十字精神,依法行善、依规治会,在“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方面对标对表,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基金会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章程》。完善组织机构,坚持党的领导,在党小组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党支部;制定出台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信息公开、宣传策划等相关管理制度26个,强化了基金会内部治理。
在取得“4A级社会组织”之前,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成立的基金(项目)仅为9支,2016年筹募的款、物、服务仅917万元,执行912万元;2017年筹募款、物、服务仅4600万元,执行4485万元。自得到“4A级社会组织”认定后的五年时间里,在省红十字会的业务指导下,基金会积极开展人道公益策划、筹募工作,新成立“博爱助医”“博爱助学”“博爱助困”等“博爱”系列基金(项目)94支,目前总共达103支,累计筹募人道资源款、物、服务7.69亿元,执行7.45亿元;比4A级评定前,累计新增人道资源款、物、服务7亿多元,平均每年新增约1亿元;共救助全省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和最易受损群体数十万人次,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为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为全省人道公益、慈善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基金会还积极助力全省红十字系统信息化建设,牵头构架、开发、监管运营以人道公益众筹为核心的全国红十字系统首个大数据云平台——“博爱云”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出贵州在全国人道公益领域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大力拓展、创新人道资源动员新渠道,先后主导创办了“博爱商城”“贵州红十字生命健康职业培训学校”等实体机构。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省民政厅的行政监管下,在省红十字会的业务主管下,进一步加强基金会规范化建设,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为全省慈善公益事业、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