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江苏省红十字会加强城市社区博爱家园示范点建设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10-21
根据《betway必威在线注册城市社区博爱家园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江苏省红十字会积极争取总会支持,在南京、淮安、扬州市选定10个博爱家园,开展为期一年的城市社区博爱家园示范点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建强组织,当好助手。按照“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活动”的要求,10家示范点均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会长,社区分管副主任或社区有威望的热心群众担任副会长,组织成立社区红十字会,面向社区吸纳会员289人,并通过积极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把红十字工作融入到社区中心工作中,开展志愿服务惠及群众29129人次,得到了示范点所在社区、街道的高度肯定。
健全机制,培育队伍。注重发挥红十字志愿服务优势,指导社区红十字会制定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动态管理、星级评定、志愿服务记录、志愿服务绩效评价等相关制度,探索构建志愿服务激励奖励、积分兑换等机制,采取专业团队与居(村)民自愿参与相结合模式,以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为骨干,以社区网格员为桥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建立较为固定的志愿服务队;联合社区内学校、企业、医院等相关单位组建相对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依托救护师资和经过救护培训的志愿者、居民成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一年来,10个示范点共孵化培育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41支,招募志愿者2973人。
构筑阵地,激发活力。把博爱家园建设嵌入当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使用统一的博爱家园标识,凸显红十字元素,设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站、便民服务场所,建立救护培训基地、养老照护服务点、心灵驿站,为居民提供救护器(耗)材、轮椅、拐杖及疫情防控用品。10家示范点全部配备了应急救护一体机(AED)、急救箱等,在显著位置放置《中国红十字报》《博爱》杂志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红十字养老照护知识、红十字应急救护手册、“三救三献”知识宣传册等,方便居民进行阅读。充分利用社区室内场地、广场设置救护培训教室、健康小屋等,目前10个示范点共建设博爱广场、博爱亭等13个,博爱橱窗45个,博爱长廊323米,通过基层阵地建设,有效激发了博爱家园服务群众活力。
强化服务,打造品牌。扎实推进博爱家园红十字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品牌化、经常化方向发展,每个博爱家园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到每年有计划、每月有活动、每周有声音。示范点围绕红十字会“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强化服务质量,打造项目品牌,提升社区居民对红十字会工作的认可度,10个示范点应急救护培训普及率达到87.6%以上,服务项目受益人群满意率达到91%以上。各示范点根据自身实际,以项目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募集人道互助金41.24万元,受益群众28408人。在做好示范点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打造“一园一特色”项目,“郭庆云工作室”“九福公益集市”“爱心格格铺”等已成为各示范点的特色品牌。
注重融合,拓展功能。主动将红十字工作融入社区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疫情防控、人道救助、健康安全、互助养老等工作,弘扬人道精神,助力文明创建。注重发挥救援队作用,将红十字救援队融入博爱家园示范点建设,结对同行,互助共进,各救援队利用自身特长,在疫情防控中主动承担起社区消杀、协助转运等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试点一年来,10个示范点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11000余人次,参与“创文创卫”志愿服务6000余人次,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作者:聂城 江苏省红十字会赈灾救济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