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器官捐献者张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时间:2021-03-25
“奖章、证书、请帖····满桌你的荣誉。我今天满眶泪从人民大会堂给你领回来了。明天,我和儿子将捧着你这段时间获得的所有荣誉去看望你。我们一家三口好好聊会天。”2月25日深夜,广西首位因公牺牲后捐献器官的扶贫干部张华的妻子周志丽,发布了这样一条饱含热泪的朋友圈。
鲜红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和奖章,映照着张华年轻却闪亮的生命之光!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张华正是这1800多名同志中的一员。2019年6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调研员、派驻百色市靖西安宁乡汤亮村第一书记张华,在连续多天高强度工作后突发脑溢血,42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黄焕光送给这位用生命交出扶贫成绩单的扶贫干部一首诗:“才下征尘马,扶贫跨铁鞍。英魂随逝水,生命不凋残。”“人的一生总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这是张华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张华是江西宜春人,2017年12月从塔山英雄部队转业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任执法监督室副调研员。2018年春节刚过,他主动请缨到百色靖西市安宁乡汤亮村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革命老区百色,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地处边境的汤亮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这里山高路陡,沟壑连绵,当地人称“海拔八百三,人均三十三;山上秃光光,地里粮荒荒”。从转业回家到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张华和家人刚团聚不到几个月,又要分离。他曾对妻儿说:“两年之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补上‘三农’这一课,我们一家人就在南宁团聚。”汤亮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语言不通,但张华身上永远闪烁着军人不畏艰难的精神,一心投身群众工作,吃住在村,白天进屯入户调查情况,晚上研究脱贫政策,制定脱贫方案。驻村441天,5名适龄辍学学生被劝返,为8名贫困学生申请补助,村小学围墙、公共厕所及大门建成;全村326户免费安装净水器,120盏太阳能路灯覆盖全村,3个提水工程、3.5公里砂石路硬化工程和1.8公里的产业路竣工使用;汤亮村种桑面积从180余亩发展到680亩,两座1600余平方米的大蚕房、300多亩的桑蚕种养分离示范基地建成……在张华带领下,2018年底,汤亮村23户93人顺利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48%,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汤亮村的所有群众将永远缅怀他的功绩。遵从张华的遗愿,在他逝世后捐献了心脏,移植到千里之外一位陌生人的身体里重启跳动,一名心脏病患者因此重获新生。
器官捐献,大爱延续!张华没有离开我们,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群众。
2020年清明节前夕,在庄严肃穆的广西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上,周志丽站在纪念碑前,久久地看着张华的名字,回忆起丈夫生前,他们谈论起去世后做些什么事情更有意义,周志丽觉得,他一定会觉得去世后还能帮助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在家人心中,张华从未离开。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国家使命,身体力行走在扶贫一线。生前真抓实干带领群众脱贫,身后捐献器官拯救他人,他的精神值得永远铭记,他永远活在我们所有人心中!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西器官捐献者张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