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专题 / 改革进行时 / 正文

湖南省长沙县红十字会创建新时代红十字特色高校浅议

时间:2019-06-11

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创建红十字特色高校是新时代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将人道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推动立德育人任务落地生根的有力举措。

优化顶层设计,让红十字特色高校“活起来”

要健全高校《红十字志愿者管理制度》、高校《募捐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将红十字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纳入高校必修或选修课程,并计入学分管理;对参加选修课并通过考核的学生,给予发放证书并作为课程成绩纳入毕业考核;对学生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素质拓展学分体系;对志愿者师资外出参与相关活动,参照公差标准给予报销;对担任救护员师资培训的教师,按规定给予课酬;对从事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师生在考试录用、职称申报、评优评先时给予优先和加分。通过系列激励措施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有效调动全体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完善软硬条件,让红十字特色高校“立起来”

目前,不少高校存在红十字会办公条件落后、活动经费紧张、主题活动缺乏特色等问题。要合理安排红十字创建工作经费预算,确保创建工作活动有序开展。要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完善设施设备,建设一定面积的生命体验室和应急救护培训操作训练基地。要配齐配强创建工作领导班子,加强创建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上挂下派”等方法让红十字会专(兼)职人员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锤炼,提升“三献”“三救”核心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盘活人道资源,让红十字特色高校“亮起来”

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要在高校内卓有成效,更要在广大社区、群众中展现成果,让人道主义精神传播更远。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师生深入社会,积极宣传“三献”“三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要鼓励高校多与当地街道社区、福利机构结对共建,共同打造红十字协同工作机制。要整合高校各院系资源,整合捐赠方和受赠方资源,争取各级教育、文明办、团委、红十字会等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鼓励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在高校设立红十字博爱助学金和人道救助金,帮扶贫困学子、凝聚人道力量、传播博爱文化、搭建奉献平台。龚声武   夏声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