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红十字会:在参与城乡社区治理中 彰显基层红十字会的优势和作用
时间:2018-09-03
一、社区红十字会建设情况
自2017年初,吉林省红十字会印发了《关于做好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双三一”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5个县开展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超出预期。2018年,此项工作在全省全面展开。目前,有近120个社区基本达到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双三一”模式,即:一人一坊一网络;一队一品一红会。
一人:在社区(或街道)推荐或明确一名热爱红十字事业的领导(书记)兼职红十字会工作,并作为该社区红十字会会长,组建红十字会执行机构;
一坊(一家园或一角):在社区(或街道)办事公务大厅设立一个红十字会工作园地,有红十字会宣传、救助、公益项目等元素;
一网络: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采取兼职、聘用等方式,把社区网格员吸收到红十字会工作队伍之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网络。
一队:每个社区组建一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一品:每个社区开展一项红十字人道救助服务品牌(如:“精准扶贫、关爱肿瘤患者-红十字在行动”、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
一红会:在社区红十字会“双三一”模式建设中,各社区红十字会借助社区e支部平台,增加红十字会开展为民服务信息。同时,通过建立社区红十字会信群,将会长、秘书长、网格员、会员及需帮助人群纳入群中,并与市、县红十字会网站相链接,完善和加强“网上红十字会”建设。
通过在社区全面开展“双三一”模式建设,有效解决了我省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会费收缴难等突出问题。
二、全面推进红十字会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情况
近两年来,吉林省红十字会通过开展社区红十字会“双三一”模式建设以来,深受基层认可、群众欢迎。特别是betway必威在线注册作为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我省红十字会也成为了吉林省社区建设联席会议成员,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社区红十字会建设。
--服务中心大局,助力精准扶贫。自2016年,在省红十字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红十字会成立了肿瘤救助基金,3亿元人民币,每年6000万元用于全省贫困家庭肿瘤患者救助,“救助贫困家庭肿瘤患者—红十字在行动”已成为吉林省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助力精准扶贫,为2500名贫困家庭肿瘤患者减免治疗费用”被列入2018年吉林省政府民生实事。相继开展了“精准扶贫、救助肿瘤患者—红十字在行动”健康吉林西部行、中部行活动,义诊村(社区)达30个,有效带动社区红十字会工作开展,成为社区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品牌。同时,全省各地社区红十字会围绕助学、助困、助残等,借助社区服务阵地,在打赢“脱贫攻坚”中贡献红十字会力量。
--备灾救援,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近年来,全省各市州红十字会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在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36000名,救护师资120名。省红十字会通过betway必威在线注册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项目,全省每年都举办灾害管理师资培训班和应急救护员培训班超50期,累计培训乡村医生近400名。长春市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建设幸福长春规划”中,在各社区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延边州、辽源市、通化市等各乡镇(街道)、社区积极建立社区应急救援队。截止目前,全省社区共建立应急救援队、水上救援队、关爱老人服务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近100支。在2017年第四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延吉市北山街道长山社区应急救援队代表吉林省参赛并取得季军的好成绩。
--开展社区救助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我省连续15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累计发放救助款物超1.5亿元。积极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连续11年对白血病患儿、先心病患儿家庭实施救助。2017年,救助白血病患儿87名,发放救助金271万元,救助先心病患儿22名,发放救助金50.5万元;争取省财政支持,救助省内白血病患儿100名,发放救助金50万元。自2017年起,省红十字会开展圆梦大学活动,发放救助款超50余万元;每年为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人道救助款近50万余元。
--积极推进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与社区红十字会建设有机结合。省红十字会与延边、白城红十字会在4个项目实施点,紧密协作,精准施策,帮助村里制定方案,扶持生计发展。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支持下,省红十字会为大安市大岗子镇杏树川村125户贫困户发放生计资金77万元,组织村民加入合作社,扶持农户脱贫。同时,省红十字会与长春至爱养老院合作,推进社区“红十字养老示范院”建设。各社区红十字会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办社区“养老院”、“3点半学校”等,有效解决养老及小学生放学托管等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红十字服务品牌。省红十字会引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资金35万元,支持白城市维修改建红十字博爱小学1所。积极推进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建设,在6个基础条件落后的乡(镇)援建红十字博爱卫生站。
三、组织协调红十字会理事深入社区开展人道服务、参与社区活动情况
社区红十字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
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的活动主题。自开展“双三一”建设以来,各社区红十字会紧紧的围绕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等,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形式,丰富载体手段,通过广场文化、宣传长廊、文艺演出、结合主题党日等,积极开展帮贫扶困、送医送药、健康服务等活动,将红十字元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达到以主题吸引人,让更的会员单位、及理事更愿意参加。
二是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人道服务。红十字会作为保护人生命健康与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救助团体,职责内涵丰富,涉及的部门和领域广泛。在开展社区人道服务时,红十字会积极主动协调发挥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单位等共同开展活动。如与教育部门联合在社区开设“三点半学校”;与卫生、民政、残联等开展“救助肿瘤患者-红十字在行动;与政府应急办、民政部门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演练等。
三是与理事单位在开展活动时,同计划、同部署、同表彰。比如:与卫计委等部门共同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遗体器官捐献等。与共青团、妇联、残联、文明办等联合开展“魔豆妈妈”创业大赛,激励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等。
同时,吉林省还通过社区红十字会这一平台,积极探索向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单位等提供应急救护培训等收取会费。
四、开展“红十字在社区”主题宣传工作情况
传播红十字文化,讲好红会故事。将社区红十字文化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占领社区宣传阵地,一是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开展社区主题活动。在“5.8世界红十字日”“志愿者日”“献血日”等节假日,积极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二是通过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传播红十字文化。对10年坚持不懈为省红十字会捐款的“市民”等6名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的事迹在社区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优秀志愿开展“进社区”服务等。三是结合“吉林好人”“优秀道德模范”“五好家庭”评选等,用优秀志愿者的感人故事,讲好红会故事,将党的声音尤其是党的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观点和红十字会文化传递到千家万户,从而为党的先进性增光添彩。